五月末的襄城,田野間麥浪翻滾,農機轟鳴聲此起彼伏。為保障“三夏”機收工作順利完成,襄城縣農機服務中心推出“三夏”愛心包,用諸多貼心服務贏得襄城麥客稱贊。
“有了這個通訊錄,再也不用擔心農機‘趴窩’了!”在襄城高速路口的跨區機收服務站現場,來自湖北省襄陽市的麥客曾文拿著剛領到的《農機維修服務通訊錄》,非常開心。這本通訊錄詳細收錄了全縣18家農機維修網點的聯系方式及所在地址,涵蓋緊急搶修、配件供應、主修機械類型等內容,并特別標注了負責人及其聯系方式,確保遇到問題時能第一時間找到“幫手”。“我們走訪發現,不少麥客存在因無法及時找到維修點而耽誤作業的情況。”縣農機發展中心主任王小亞告訴記者,今年襄城縣農機發展中心提前摸排全縣各鄉鎮維修資源,整理成冊,并安排工作人員在跨區機收服務站現場發放,確保能夠真正惠及來襄作業的400多名麥客。
除了《農機維修通訊錄》,今年襄城縣還推出“三夏”愛心包,里面不僅有常規的毛巾、口罩,還新增了濕巾、風油精、硫磺皂、茶杯等實用物品。“我們今年是第三年來襄城割麥了,每年都能拿到咱工作人員準備好的愛心大禮包,里面的東西年年增多,我們也越來越喜歡這個暖心的地方。”來自湖北省的麥客趙赟拿到愛心大禮包后,開心不已。
服務不止于物資發放。襄城縣還設24小時值班電話(0374-3567878),做好信息咨詢,突發事件處置,收割機轉移護送等服務工作;制定“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應急預案,成立“三夏”應急救援服務隊,確保小問題當場修,大問題協調網點上門,絕不讓機器耽誤收成。
“從‘等上門’到‘送下鄉’,我們希望能讓農戶和麥客少跑腿、多省心。”縣農機發展中心主任王小亞表示,下一步襄城縣農機服務中心將繼續擴大服務范圍,推動農機服務“全覆蓋、零距離”,為來襄機手提供更優質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務。一份通訊錄,讓農戶吃下“定心丸”;一個愛心包,裝滿了“為民情懷”。襄城縣以細致入微的服務,為“三夏”機收工作保駕護航,也讓“農機服務”四個字有了更溫暖的底色。這個忙碌的“三夏”,襄城縣的田野上,不僅飄蕩著麥香,更流淌著濃濃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