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以來,信陽市農機部門采取多項措施,抓搶收、強烘干、降損失,確保將豐收在望變成豐收到手。截止10月15日,全市秋糧收獲面積828.6萬畝,占播種總面積的95.1%。其中水稻已收獲721萬畝,占播種總面積的95.6%,實現了大頭落地。受作物不同成熟期影響,預計全市秋作物于11月中上旬收割完畢。
高度重視,牢牢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秋糧搶收搶烘工作,有效應對“華西秋雨”不利影響。自9月下旬以來,市政府主要領導連續召開4次全市農情災情視頻調度會,立足抗災奪豐收,指揮調度機械搶收和烘干晾曬工作。市農機部門積極協調公安、交通、應急、石油等部門開展保“三秋”暢通聯合行動,在全市高速口設置“綠色通道”和“三秋”農機應急服務接待站,引導跨區作業機手經綠色通道無障礙快速抵達收割地點開展機收作業。按照“平時服務、戰時應急”要求,共組建了64個市、縣農機應急服務隊。
強化指導,下沉一線全程服務秋糧生產。市農機部門成立了3個“三秋”生產指導組分包10個縣區,開展秋糧生產技術指導。對各縣區作業機具進行檢查,指導機手及時做好機具維修、保養工作;摸清各縣區烘干機、履帶式收割機、農用排灌設備等應急裝備數量和分布情況。
強化機械搶收,確保應收盡收。樹立一盤棋思想,強化信息和農機調度。建立匯總上報機制,每日收集縣區秋糧收獲進度、收割機及烘干機投入量等信息。科學合理調度全市能投入使用的履帶式收割機和跨區作業機械,動員農機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積極開展社會化服務,在雨水停歇天氣對成熟地塊集中搶收,確保成熟一片、收割一片。
強化烘干組織能力,全力烘干晾曬。積極組織有烘干設備的企業為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烘干服務,做到人停機不停,最大限度滿足烘干需求。光山縣及時出臺了《關于支持鼓勵2023年秋收期間烘干作業的通知》,對烘干企業開展社會化服務,按照60元/噸的標準進行獎補,提高烘干組織能力。同時,全市各縣區都開放了文化廣場、學校操場、空置廠房等各類場所,為群眾提供晾曬服務。今年信陽市已新增糧食烘干機90臺,總量達到804臺,日烘干能力由原來的1.9萬噸提升至2.1萬噸。